当前位置:首页> 网站推广 > 互联网品牌排名(分享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)

互联网品牌排名(分享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)

2024-04-09 13:00:04 来源: 网络   编辑: 佚名   浏览(337)人   
0






快5月份了,大部分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大厂,2021年财报基本都发了,除了一些财年时间比较特殊,比如阿里巴巴,不过,根据最近前几季度,基本能推算出来。

没有上市的,比如字节跳动,只能靠大家去猜。私有化(退市)的,比如58同城,一般财报就不会对外披露。


为什么要读财报呢?

即使你不炒股,哪怕你作为一个螺丝钉员工,读财报,能让你打开新世界,特别是裁员相关的动向(当业务下滑严重,数字看不下去,距离部门裁撤就不远了),这些内容都藏在财报里。

比如说,爱奇艺和腾讯几个月前大裁员,网上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,但官方闷不啃声,最后,他们高管在财报发表会证实,我们之前写过的「腾讯在财报上回应裁员」「爱奇艺裁员事实写在财报里」。

1、大赛道很激烈。好处是,容易诞生巨头,比如电商行业,像阿里和京东,估计2022-2023年收入突破万亿,在他们两中间,还有两个千亿级的玩家(拼多多和唯品会)。

2、新赛道机会多。比如本地生活的滴滴和美团,商业模式非常像,收入水平也很接近,大量采用平台员工(外卖小哥、网约车司机),即使遇到反垄断调查,3-5年内,他们铁定是三四千亿的小巨头。

3、小赛道有点苦,就说招聘吧,别看boss直聘在冬奥会花那么多广告费,实际上,整个top3招聘加起来收入盘子才100多亿,可能都比不过王者荣耀一款皮肤的收入(不是说这个行业不重要,我们只谈收入)。

4、老赛道有风险。旅游(携程等几家)被疫情反复折腾,恢复元气都难,听说途牛开始大裁员;教育(新东方等)几乎团灭,不用说了;当然,有风险也有机会,像地产(贝壳)同样受到地产政策影响,但不影响它长成千亿级企业。
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1439028666@qq.com ,我们将及时沟通进行删除处理。 本站内容除了 98link( http://www.45link.com/ )特别标记的原创外,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,涉及言论、版权与本站无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