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语故事

成语故事

[成语故事]克绍箕裘-克绍箕裘的解释与故事

成语“克绍箕裘”汉语拼音kè shào jī qiú“克绍箕裘”解释克:能够;绍:继承;箕:畚箕;裘:皮袄。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。成语“克绍箕裘”故事箕,是一种器皿,多半用竹、柳,或者是藤之类柔软的植物织成,而裘是一种皮物,是用一片片的兽皮,缝合而成的一种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不遗余力-不遗余力的含义与故事

成语“不遗余力”拼音bù yí yú lì“不遗余力”释义遗:留;余力:剩下的力量。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,一点不保留。成语“不遗余力”典故战国时,秦国起兵攻打赵国。赵国调集兵力迎战,结果秦军迫使赵国屈从求和。赵国决定派身份最高的使者郑朱去谈判。大臣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一傅众咻-一傅众咻的释义与故事

成语“一傅众咻”汉语拼音yī fù zhóng xiū“一傅众咻”解释傅:教导;咻:喧闹。一个人教导,众人吵闹干扰。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。成语“一傅众咻”故事孟珂,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。他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,有“亚圣”的美称,人们尊称他为孟子。有一年,孟子听说宋国的君王说要施行仁政,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张的,所以他特地到宋国去。孟子在宋都彭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未雨绸缪-未雨绸缪的意思与故事

成语“未雨绸缪”汉语拼音wèi yǔ chòu móu“未雨绸缪”解释绸缪:紧密缠缚。天还没有下雨,先把门窗绑牢。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。成语“未雨绸缪”故事诗经”中有一篇标题为“鸱鸮”的诗,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,仍然在辛勤的筑巢,其中有几句诗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大器晚成-大器晚成的解释与典故

成语“大器晚成”汉语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“大器晚成”解释大器:比喻大才。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,所以成就较晚。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。成语“大器晚成”故事东汉末年,有个叫崔琰的人,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,不喜欢读书,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。崔琰很聪明,再加上他学习很刻苦,后来成为一个能文能舞的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同舟共济-同舟共济的含义与典故

成语“同舟共济”拼音tòng zhōu góng jì“同舟共济”释义舟:船;济:渡,过渡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成语“同舟共济”典故春秋时期,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。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。有一次,两国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江郎才尽-江郎才尽的释义与典故

成语“江郎才尽”汉语拼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“江郎才尽”解释江郎:指南朝江淹。原指江淹少有文名,晚年诗文无佳句。比喻才情减退。成语“江郎才尽”故事南北朝时,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,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妄自尊大-妄自尊大的意思与典故

成语“妄自尊大”拼音wàng zì zūn dà“妄自尊大”释义过高地看待自己。形容狂妄自大,不把别人放眼里。成语“妄自尊大”典故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子阳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专意东方。”西周的厉王生活奢侈,残酷的压迫和欺压人民。当时有位忠臣叫凡伯,常常冒死劝谏,希望厉王能改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短兵相接-短兵相接的解释与故事

成语“短兵相接”拼音duǎn bīng xiāng jiē“短兵相接”释义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成语“短兵相接”典故楚汉相争初期,刘邦率领汉军攻占了彭城,项羽马上率楚军回救包围了彭城。两军激战,刘邦大败,只得弃城而逃。楚将丁公紧迫不舍,追到彭城以西不远的地方就和刘邦的人马交上手。由于双方距离太近,不能用长兵器

2022/11/24

[成语故事]高阳酒徒-高阳酒徒的含义与故事

成语“高阳酒徒”汉语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“高阳酒徒”解释高阳:古乡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“高阳酒徒”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成语“高阳酒徒”故事这句成语出自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初,沛公引兵过陈留,郦生(郦食其

2022/11/24
共 2302 条 220/231 页 1... 218219220221222 231